近年来,?吉安县牢固树立“向科技要战斗力”理念,探索构建“专业+机制+大数据”新型警务航空运行模式,推动无人机与公安业务有机融合,拓展警用无人机应用场景和战术战法,着力形成以警航工作队为核心,各警种部门无人机建设应用梯次发展格局,推动基层警务从“传统警务”向“现代警务”转变,持续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。打造专业化警航队伍
组建特巡警大队警务航空中队。采取“专业+爱好、民警+辅警、专职+兼职”模式,精心选拔5名有无人机驾驶技术特长的民辅警为中队队员和专职飞手,按照“每个部门至少1名”的原则,指定24个警务实战部门推选有兴趣爱好、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民警任兼职飞手。建立“警航战训、周期集训、跟班轮训”培育模式。开展常态化警航飞手训练,覆盖飞行原理、基础操作、障碍穿越、应急抛投、超视距侦查取证等理论学习和实操科目。2名飞手考取公安部警航B2驾驶证、4名飞手取得中国航空运动协会无人机操控资格证。制定警航队伍绩效管理办法。加强警航飞手日常履职、技能掌握、战法创新、专业发展等全周期评价,落实奖惩激励措施,进一步推进警航队伍正规化和专业化建设。建立集成化装备体系
建立全机型梯次作战机制。立足低、中、高空勤务需求,为警航中队和农村派出所、交管中队购买27台警用无人机,科学配置搭载高清摄像头和挂载设备的大型机、拥有红外热成像等功能的中型机、便携式小型机以及体积小、速度快的穿越机,分别承担夜间搜索、宣传喊话、调查取证等任务。建立全天候无人值守机制。布建2个具备智能起降、自主充电、自动回传等功能的警航机场,设立若干个警航飞行网格,既保证无人机24小时值班备勤、快速起降,又通过预设指令方式,对辖区治安复杂区域精准规划飞行航线,做到每条每日智能巡查3架次以上,提升应急响应速度和风险感知密度。建立全方位数字地图。依托无人机地理信息系统(GIS)等技术,组织专班开展县域空间数据测量和拍摄,采集各类要素的名称、属性、位置等信息于一屏,构建高精度三维实景地图,为警航工作提供全域可视化的数据基座。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
探索“无人机+”服务模式。发挥无人机飞行速度快、感知能力强等优势,纳入警情联勤快反机制,针对传统力量无法覆盖的山林水域救助等急难险重问题,第一时间通过高空作业实时传输图像,全力支持配合地面处置警务。探索“无人机+”侦查模式。紧密围绕城乡治安特点,对警情易发、治安重点区域实行无人机立体化巡防布控,通过高空隐秘侦查和取证,并与地面“网格快警”等警力无缝衔接、协同作战,极大提高及时发现和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的能力水平。探索“无人机+”宣传模式。利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贝语音播放器,以防骗防盗防火等治安防范、禁燃限放、文明出行等为主题,提前拟定宣传广播提示语,在重点时段和区域滚动播放安全警示内容,同步排查和提醒改正不戴头盔骑行、危险区域野泳、违规燃放烟花爆竹等行为。(县委改革办)